类目一卖家感叹全靠退税盈利,经营之路实属不易!

2025-02-22

在亚马逊上,成为某个类目的顶尖卖家,虽然不能保证赚得很多,但至少能保证有一定的利润。然而,在Temu平台上,即使做到了类目第一,有些卖家也表示利润并不乐观。

最近,一位Temu全托管卖家分享了自己的经历。他的产品意外地成为了小类目中的第一名,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高兴,反而对未来的发展感到担忧。他原本的产品排名在类目前五,但突然冲到了第一位,他怀疑是不是前面的卖家已经退出了市场。

尽管现在排名第一,但这位卖家的利润并不稳定。他说“利润的一半都被罚款了,只能靠退税赚点钱,感觉就像在做慈善。”这让他在Temu平台上做生意的日子并不好过。

关于退税的问题,许多卖家都提出了疑问。全托管卖家实际上是Temu平台的供货方,并不涉及跨境出口报关,所以他们并不应该有退税的机会。不过,这位卖家还提到,他在Temu不仅做全托管,还尝试了半托管业务,其中一些半托管的产品也做到了类目前几。

经过调查,我们发现半托管卖家确实可以通过一些操作来退税。如果卖家的出口公司和入驻TEMU的店铺公司是同一家公司,可以通过9810出口报关备货到海外仓的方式来进行退税。但业内人士分析称,在9810模式下,货物离境时交易并未发生,货物只是送达至海外仓,并未真正实现销售。因此,很多税局专管员会要求企业等货物实际销售完成后再申请退税,这导致退税的时间周期较长。

尽管如此,对于这位卖家来说,成为类目第一却要不断从各种渠道扣除利润,确实让人难以接受。他甚至表示,自己上个月没有上新,被买手催促,但他看到罚款数额后,直接反驳说“罚款一单就损失几百几千,卖一单才赚几十,这时候买手就不敢说话了。”

罚款一直是Temu卖家头疼的问题,但至今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。最近,一些被罚款的卖家聚集在Temu广州番禺区奥园总部,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拿回部分罚款,减轻损失。在社交平台上,许多卖家都对Temu的高额罚款表示不满。

一些卖家表示,即使找到了Temu的办公室,里面的员工也不敢承认自己的身份,声称这里只是一家物流公司。实际上,早在今年5月份就有少量卖家开始了小规模的维权活动,到了7月初,也仅有少部分卖家参与了与Temu的直接交涉。但随着相关视频在社交媒体上不断传播,越来越多的卖家加入了维权队伍。

据了解,7月29日,有数百名卖家聚集在Temu总部的办公区,集体声讨平台严格的罚款政策。这次维权与以往不同,这些卖家已经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,他们表示自己准备了洗漱用品,准备在Temu总部的办公区常住,直到Temu释放资金。

根据现场卖家提供的数据显示,售后扣罚及售后预留金额约为1.38亿元,涉及407家商户。由于这些商户大多规模较小,面对Temu的巨额罚款,他们实在难以承受。

7月30日晚,拼多多方面独家回应某国内媒体称“平台不会去赚商家违规罚款这个钱,罚了也是赔给消费者。”拼多多一内部人士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透露,这次所谓的“维权”事件的“闹事”商家实际上只有十几家,并且主要集中于服饰类目,现场其他很多人是这些商家“找来的人”。这些商家希望通过跨境电商消化库存问题。当出现虚假发货、尺码不符、伪造质检标签等问题时,平台通过扣除消费保障金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。

最近,Temu上线了新功能,全托管和半托管都已支持商家自行退店。这一新功能上线后,引起了众多卖家的热议。不少卖家表示这个功能更新得很好,之前曾有一些卖家遇到“退店无门”的情况。

在社交媒体上,出现了大量Temu卖家声称退店的消息。其中一位受访卖家表示,他认为前段时间的维权事件可能间接推动了退店流程,之前申请退店已经卡了很久,但在那次事件后很快就通过了,目前正在等待提现。

另一位卖家表示,自己选择退店是因为利润问题。据了解,这名卖家于去年10月左右入驻Temu,做的是全托管。当时在做了几个品之后好不容易出了一个爆款,但没想到这个时候Temu却要求其降价,导致完全没有利润空间。

从这些卖家的反馈来看,他们最后决定退店都是出于无奈。如果能够赚到钱,谁又愿意放弃这样的机会呢?

标签:
流量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