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ursor涨价引争议CEO致歉退款受阻用户怒火难平

2025-07-09

Cursor软件价格上涨引用户不满,CEO公开道歉并退款,但难以平息众怒。最近,这款AI编程软件因价格调整,遭到了用户的强烈抗议。Cursor的CEO Michael Truell在官方博客上发表公开信,对此次事件表示歉意。

6月16日,Cursor对原有的订阅方案进行了重大调整。之前,Pro用户每月只需支付20美元,就可以享受500次快速响应和后续不限量的低速访问。但新方案改为按API用量计费,当20美元的额度用完后,用户需要额外付费。这一变化导致使用Claude等高价模型的用户,在几次对话后便耗尽了额度,还有多位用户反映,由于没有设置支出上限,遭遇了意外扣费。

用户的不满主要集中在社交媒体平台上。有开发者表示,新的计费方式完全破坏了他们的工作流程,使用Claude Opus就像在烧钱。更让用户不满的是,公司没有提前明确告知超额收费的机制。尽管Cursor保留了“自动模式”的无限使用权限,但大多数专业用户更倾向于自主选择模型。

面对舆论压力,Truell承认公司在沟通上存在重大失误,并表示对此深感歉意。Anysphere公司承诺为意外扣费的用户办理退款,并改进未来变更通知的机制。但仍有部分用户认为,退款措施未能解决根本问题,要求恢复原有的计费模式。

Truell解释说,调价是因为AI模型的使用成本激增。最新的模型在处理复杂任务时,token消耗量大幅增加,Claude Opus的收费达到了每百万输入token 15美元、输出token 75美元。之前Cursor自己承担了这部分成本,但持续补贴难以维持。值得注意的是,OpenAI、Anthropic等基础模型提供商近期都推出了企业级优先访问服务,进一步推高了下游应用的成本。

这种成本传导在行业引发了连锁反应。同类工具Replit近期也因类似调价遭遇了用户抵制。数据显示,Cursor的年收入已超过5亿美元,但面临着基础模型商自建工具的直接竞争——Anthropic推出的Claude Code已经抢占了一部分市场份额。

Cursor的应对策略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方面,他们挖角Claude Code的核心成员,以增强竞争力;另一方面,他们推出了每月200美元的Ultra计划,以满足高端需求。公司还与多家AI巨头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,试图稳定供应链。

行业分析师指出,这反映了AI工具开发商的普遍困境既要集成最先进模型以保持竞争力,又要控制成本以维持合理的定价。在自研模型成熟之前,Cursor等工具商不得不承担模型商的定价压力。尽管Anthropic的联合创始人Jared Kaplan表示愿意长期合作,但基础模型市场的垄断格局使得下游厂商的议价空间有限。

这次事件暴露了AI服务商业化进程中的深层矛盾。随着技术的迭代和性能的提升,成本上涨是否应该完全转嫁给用户?如何在透明沟通的前提下平衡商业可持续性与用户体验?Cursor的危机处理或许能为行业提供借鉴,但根本解决方案仍依赖于技术突破带来的成本下降,以及更健康的产业分工格局的形成。目前来看,AI工具市场的定价波动期还将持续。

标签:
流量卡